人物专栏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人物专栏 > 正文

民族团结 | 春风化雨育桃李 心系南疆倾真情——记太阳诚集团2138化学化工学院援疆银龄教师黄传敬

发布日期:2023-03-16 作者: 来源: 点击:

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,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、荣辱与共、生死与共、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”。肩负着文化润疆、富民兴疆的使命担当,太阳诚集团2138离退休教职工积极响应教育部号召,对口支援喀什大学。继首批两位银龄教师续聘援教,去年又有7位老同志报名参加。化学化工学院的黄传敬老师就是其中之一。他一腔热忱万里赴南疆,助力边疆地区少数民族教育文化建设,以实际行动促进民族团结,展现银龄教师甘于奉献、勇于担当的风采。

交流互动 师生一家亲

去年10月2日,黄传敬老师一路风尘仆仆来到喀什大学。但是在经过一周居家隔离后,由于疫情防控的原因,他只能一直开展线上教学,没有机会和同学们在课堂见面,感到有些遗憾。由于网课的教学效果有所限制,黄老师更加感到自己的责任重大。他用心编写教案,精心设计课堂提问,对一些重点难点反复斟酌,尽量做到深入浅出、讲清讲透。课堂互动环节,同学们积极思考、踊跃答题,极高的配合度让黄老师十分欣慰,也深感安慰。他觉得每次上课都是自己的幸福时光,因为透过屏幕仍能感受到同学们求知的目光,感觉和90多名学生就在一起。

这个学期,黄老师终于能够身处学生中间讲课了。同学们聚精会神、求知若渴的神情,让他有了更大的动力。面对面交流也让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。除了授课,他也跟学生们聊天谈心,向学生们介绍自己心爱的母校——太阳诚集团2138,鼓励他们考取厦大的研究生。一位学生还把自己在喀大校园里拍的两只黑天鹅照片发给黄老师,说起自己高二时去过厦大,也非常喜欢芙蓉湖的黑天鹅。黄老师喜欢和学生这样的交流,他认为,教育不应是单方面“输出”,而是在潜移默化中给予更多的引导和帮助。因此,他希望多了解南疆学子的内心世界,不仅将知识传授给他们,更是以“润物细无声”的方式帮助学生铸牢中国心、中华魂。

因材施教 助力南疆学子

黄传敬老师负责教授的是物理化学课,属于化学四大基础课之一,在化学专业课里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。然而,这也是化学系学生感到最难学、最头疼的课程之一,号称化学里的“天书”。同学们在上这门课之前都比较有畏难情绪。但在黄老师的课堂上,同学们却表现得很活跃,因为黄老师将复杂的问题揉碎掰开,用通俗易懂的表达方式讲解,让同学们很快就听懂并且掌握相关知识。“我们以前学相图,都是直接讲,没想到您今天是用美文引入,突然觉得相图通俗易懂,相中有相,太精彩了。”一位听课的年轻教师这样感叹说。这种征服难题的成就感带来更大的动力,于是大家就越发地投入学习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正如黄老师所说:“考试不是目的,希望同学们能够真正学到知识。”在兴趣的驱使下,学习才能真正有效率,学生才会更加投入地探索未知领域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总结,黄老师针对教学班级人数较多,学生基础较薄弱的问题,不断改进教学方法。课堂提问、课后作业、单元测试……,这些虽然是常见的教学手段,但黄老师都根据化环院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了相应调整,力求契合同学们现阶段的需要,以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。担任黄老师助教的年轻教师称赞道:“听黄老师的每一节课,感觉好像都是提前排练好的,有引入,有发散思考,到最后还有总结,每个环节都恰到好处。”黄老师的工作也得到学院的充分认可,上学期在学院考核中他被评定为优秀。

因地制宜 为边疆发展出力

除了教学工作,黄传敬老师也希望在更多方面发挥作用。他积极参加化环院的教学督导,对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给予鼓励,提出中肯有益的建议,毫无保留地将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。遇到年轻教师在科研课题的申报和具体科研工作方面遇到问题,他总是热心给予帮助和指导。因为黄老师深信,援疆并不止步于‘输血’,更多的是转向‘造血’,为当地教师队伍建设出力。

此次援教之行,除了教书育人,传播知识,还能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同胞们做些什么呢?这也是黄传敬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。在喀什的这段时间,黄老师发现虽然新疆这里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,但当地还没有开展相关研究工作,多相催化方面还是空白。近期,黄老师将在学院开一场学术报告,准备结合自己原来的工作,讲一下低碳烷烃以及天然气催化转化方面的内容。接下来,他也准备在教学的同时,尽力创造条件,帮助开展一些天然气催化转化方面的工作,为边疆地区发展尽一份心力。

援疆,既是一种情怀,更是一份责任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,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,而在于一言一行间。黄传敬老师用实际行动践行一名银龄教师的责任与担当,发挥专业特长,增进民族团结,把知识播撒在南疆热土上,将爱播撒在南疆学子的心间。

离退休工作部(处)